自动驾驶技术,“车战”是否会来得更猛烈?

从"007"中的汽车到“变形金刚”中的各种智能汽车人,从两会李书福的“加快自动驾驶立法”和李彦宏的“加快制定无人驾驶法律法规”,再到最近的“特斯拉自动驾驶车祸”引发的轩然大波,让自动驾驶成为汽车业的头号热议话题,目前,从国内智能化驾驶标准设计、各大车厂和智能化装备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密集布局和大量投入等现象,让我们渐渐嗅到一直以来只能在科幻电影里面才能看到的各种智能汽车炫酷场景可能会不久即将实现。

科研人员为了防止和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率,开发了有助于驾驶员快速识别道路行车状况与操纵的装置,以有效防止驾驶员操控处置失误。这种先进的安全技术对于车辆驾驶自动化有很大的意义。已经付诸实现的技术中有:巡航控制系统(定速巡航装置)、自动泊车系统、驾驶员防磕睡警报装置、车辆轨道偏离控制装置、碰撞减轻用制动器、弯道警报装置、前方行人信息提供装置等,这些“安全装置”系统适用于自动驾驶并已逐步运用在汽车上。

“车战”可以理解为交通事故,也可理解驾驶员的个性行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是否更有利于道路安全?是否驾驶员可以解放双手,摆脱方向盘的束缚任性而为?

一、安全性能提高,减少如碰撞事故等交通事故。

自动驾驶系统是目前“智能汽车”上应用的重要系统之一。它不仅可以大幅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时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一定程度上还起到节能减排效果和减轻驾驶员的负担,并提高了乘车舒适性!

目前来讲自动驾驶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要外部装置(如在公路上安装磁性条等)来引导车辆行驶的“外部引导式”自动驾驶系统;。另一类是依靠安装在汽车上的微摄像机(或雷达系统)来采集周围环境相关“信息”, 采集到的“信息”经反馈至车载微处理系统(计算机或ECU)识别处理后,再对各传感器发出指令(部件)从而有效控制汽车主动式安全行驶,这种系统称之为“主动式自驾系统”。两者相比,后者应用更为广泛或具灵活性。

二、隐患

上篇文章介绍过,信息的泄漏已经逐步转向汽车,这不是危言耸听,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越来越智能化,这样的变化是大家所期盼的,但自动驾驶当中的智能化软件的应用若存缺陷或BUG或是遭受病毒侵害、黑客攻击等,也极有可能触发如“碰撞”等交通事故。一些如自动泊车系统、定速巡航系统等均是受车载ECU应用层软件所控制的,一旦采集数据有误或传感器探测失灵,同样的,极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案例一:

2016年7月5日消息:特斯拉“Model S”发生了首起与“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相关的致死车祸。美媒报道称,车祸发生后,特斯拉宣布会尽快发布新版“Autopilot”软件,新版本将进行优化和加入新功能,不过根据特斯拉的说法,在启用这一功能时,驾驶员仍需保持对车辆的控制。

案例二: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很不完善阶段,面临的技术问题包括:网络安全、相关通讯技术、高精准地图等,此外还涉及到相关的法规。近期国外两名叫米勒和瓦拉塞克的“白帽黑客”成功攻破了一辆“Jeep”的车载系统,并让其在行驶的过程中对车辆下达指令,致使汽车偏离正常的轨道而驶入路旁沟中。此事件之后克莱斯勒及时进行了召回处理。此前,美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也通过无线控制车辆网络系统而让汽车门锁系统、制动系统失控试验并获得成功。这一系列案例表明网络安全是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便捷性、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的同时。并不真正是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可以远离方向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个“移动中”的物体,更不能像范爷一样在“移动中”进行“马震”!任性而为,必竟,在目前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今天,主动性还在驾驶员手中。

咱们再来区别一下自动驾驶与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是指将开车完全交给机器的一种自主驾驶操作,驾驶行为的决定权是机器(如以谷歌为代表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

自动驾驶:是指人可以操控驾驶,但机器也可以,决定驾驶行为的主体还是人,主要代表有奔驰、特斯拉、沃尔沃等。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对驾驶认知主体的不同。

高科技术盛行的年代,汽车技术日益更新蛈变,带来技术层面的享受外,对于一些自动化驾驶技术应用安全方面更多的还在于人的主体意识,毕竟不是“无人驾驶”!

更多精彩内容小编会持续分享,请关注公众号:BUSWIN

  • 发表于 2016-08-12 00:00
  • 阅读 ( 374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