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凉州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凉州,这是一个曾激发沙场将士铁血激情的名字,这是一个曾为华夏文化注入新颖血脉的名字,这是一个曾饱含无数释教徒伟大宏愿的名字,这是一个曾隽永于诗词曲调豪放情怀的名字。

汉代武威出土的铜奔马

膘肥体壮的马匹形象

反映了汉代武威较好的农业成长环境

(图片来自Vladimir /shutterstock)▼

从西汉霍去病武力威震河西的开疆拓土,到十六国、隋末五凉政权的中间,从西夏辅郡的区域中间,到清初甘肃巡抚的暂驻,固然凉州在汗青的长河中跟着经济地缘的演变,已逐渐湮没在今世经济扶植与对外开放的海潮中,可是曾经它作为引领者与开创者的过往,却仍然值得我们去追溯。

吾闻旧日西凉州

火食扑地桑柘(zhè)稠

凉州之名,缘起于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那时西汉起头施行“刺史”这一监察轨制,分全国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凉州即是这十三州刺史部之一。

凉州的规模颇近似于今天的甘肃省

闻名的河西四郡便在凉州

(四郡之外凉州还有天水、安靖、陇西等郡)▼

那时的凉州还只是大规模监察区概念(东汉时刺史改为州牧,十三州当作为一级行政区),并不专指今甘肃省武威市,只是此后的东汉至曹魏立国,凉州州治不变在武威郡。

东汉末年朝廷再次设立了雍州

(司州和凉州各拿出一部门构成)

凉州的规模缩小,但武威的州内地位得以增强▼

由此,设立于西汉霍去病海说神聊击匈奴、河西之战后的武威郡,在“武力威震河西”之名下,终于与凉州形当作了您中有我、我中有您的汗青印象。魏晋以来,狭义上的凉州便指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郡,2001年武威市撤地设市,按照这一汗青渊源,将市辖区命名为凉州区。

武威市的焦点区即凉州区

(图片:google map)▼

从西汉到明清,以凉州为代表的河西地域不仅是帝国邦畿标的目的西扩展的前沿,同时还为华夏文明注入了新颖的血液。

从西汉河西屯田起头,武威郡一带区域便凭借石羊河水成长出了河西最大的、农牧兼益的绿洲农业。东汉时窦融凭借这一根本,不仅保据河西达十余年,之后还随光武帝刘秀攻灭了天水的隗嚣割据势力,再次助汉帝国将臂掖伸标的目的西海说神聊。

若是将这一区域大致划分的话

可以分为东部的黄河道域,以及河西走廊的工具两段

对于华夏王朝来说,从黄河道域进入西域

武威、张掖是第一步▼

西晋末年,华夏履历八王之乱和匈奴等内前少数平易近族动乱之时,前凉政权奠定人张轨在保境安平易近的同时,收容了华夏大量避祸的流平易近。

当西晋被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一步步摧毁时

大量的华夏生齿逃标的目的江淮地域

还有一部门生齿逃标的目的相对平安的西海说神聊,也就是凉州▼

他朋分武威郡一部门设立武兴郡,又分西平郡(今青海西宁)界置晋兴郡,安设了大量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苍生。这之后的前凉政权更是以其相对安靖的政治情况庇佑了迁移至此的儒家学者。

西平、晋兴这俩名字

也长短常合适华夏流民气中的愿望了

前凉政权能在此保一方平和平静也是功不成没▼

在以郭荷三代师徒为代表的河西学者,以前凉张轨、张天锡和西凉李暠等为代表推崇儒学的君本家儿的尽力下,河西儒学逐渐繁荣,华夏文化得以保全并成长。儒家文化不仅在河西走廊扎下了根脉,还最终东渐反哺华夏,当作为隋唐文化和轨制的主要来历。后来海说神聊魏的均田制、三长制成立便受到了凉州文化和轨制影响。

前凉古灵钧台遗址,拍摄于武威海藏寺

(图片@雷千动)▼

前凉张氏统治时,对姑臧城(在西汉霍去病篡夺河西前,今甘肃武威城区被匈奴人称为姑藏城)进行了扩建,形当作了东、西苑城、海说神聊城、匈奴城、南城的五城款式。

闻名汗青学家陈寅恪曾认为,张氏以“拟于王者”的京都尺度营建的姑臧城,出格是市南宫海说神聊的国都规划结构,不仅影响到海说神聊魏平城、洛阳和东魏国都邺城,还为隋唐的国都长安城的营建所担当。

武威南城门楼

(今世建的,按照明代规制)

(图片@冷夜寒星)▼

武威莫道是边城

文物前贤启后生

其其实凉州,不仅华夏文明获得了丰硕与成长,外来文化和少数平易近族文化也曾把凉州作为文明传布与影响的中继站。释教文化的东传即是此中的典型代表。

鸠摩罗什是释教史上的三大经译家之一,十六国期间前秦同一海说神聊方之时,声名鹊起的鸠摩罗什已被龟兹(今新疆库车)国王奉为国师,西域列国王公时常慕名而来标的目的他求教佛法。

而一统黄河道域的苻坚想借迎取鸠摩罗什入辅华夏,实现对西域用兵的意图。382年。他令骁骑将军吕光等率兵七万,进军西域。

新疆阿克苏克孜尔尕哈石窟-鸠摩罗什像

(图片:健忘的行摄宿世界 / Tuchong Genius)▼

然而385年,在吕光大破西域诸国,得鸠摩罗什与西域至宝归来时,前秦因淝水之战大北而四分五裂的动静也传到了西域。386年,行至凉州的吕光听闻苻坚被部将姚苌所杀,便不再东进,在凉州成立了后凉政权。鸠摩罗什由此被困凉州达十七、八年之久。

可是这时代,他却潜心钻研汉语,并在凉州弘传佛法,为他后来的翻译事业上打下了的根本。公元401年,姚苌的儿子姚兴攻灭了后凉政权,又迎鸠摩罗什到长安,尊为国师,起头了他特出千秋的译经事业,甚至被陈寅恪认为是“优于玄奘”的经译者。

武威鸠摩罗什寺东门

鸠摩罗什舌舍利塔位于是寺内

(图片@冷夜寒星)▼

鸠摩罗什圆寂后,深信释教的海说神聊凉王沮渠蒙致书标的目的后秦末本家儿,讨要鸠摩罗什舌舍利。在获得舍利今后,沮渠蒙逊便在鸠摩罗什精旧址上造浮图供奉,同时建筑了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舌舍利塔

(图片@冷夜寒星)▼

除此之外,沮渠蒙逊还按照西海说神聊地域的风土,开创了中国石窟造像营建的先河。他召集凉州高僧昙曜等能工巧匠劈山开路,开凿了凉州南山石窟(今天梯山石窟),马蹄寺石窟、文殊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都是它的后辈。这种石窟营造形式,也是以被称为“凉州模式”。

天梯山石窟第13窟大佛

(图片@冷夜寒星)▼

马蹄寺石窟群中的金塔寺石窟内景

(博物馆回复复兴品,原洞窟不开放)

该洞窟的中间塔柱布局是“凉州模式”典型特征之一

莫高窟和云冈石窟均有该类型的洞窟

(图片@冷夜寒星)▼

海说神聊魏灭海说神聊凉后,徙凉州3万余户豪强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凉州模式又在云岗重现了。同样,洛阳龙门石窟也是它的担当者。

而凉州与释教的渊源还在继续。

1246年,60多岁高龄的萨迦班智达抵达凉州,与蒙古凉王阔端进行了“凉州会盟”,见证了西藏归属中国邦畿的起头。而自阔端起,蒙古王公贵族也起头深信藏传释教,萨班则留在了凉州弘法,直到1251年圆寂。其侄儿即是闻名的国师巴思巴,恰是他挽劝忽必烈皈依了藏传释教,将藏文明带到了东方的内地。

凉州白塔寺内的萨迦班智达铜像

(图片@冷夜寒星)▼

萨迦班智达灵骨塔

(萨迦班智达在凉州圆寂后便长逝于此)

(图片@冷夜寒星)▼

促张弦柱吹高管

一曲凉州入泬(jué)寥

而对于大大都人而言,知道“凉州”一词,可能源起于王翰一首《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交战几人回?”。

凉州词,是唐朝时风行的一种曲调名,不少达官权贵、文人骚客都曾为凉州歌填写唱词,除了王翰所作之外,还有王之涣、孟浩然、张籍、陆游等人的作品。

相传唐朝玄宗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曾汇集了一批西域的乐谱,供献给乐爱好诗词歌赋的唐玄宗。而李隆基则交给那时教坊翻译当作了华夏乐谱,并配上新的歌词予以演唱,这即是《凉州词》的来历。

后来很多诗人都喜好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传播至今的《凉州词》也达数十首之多。

武威本地还建了《凉州词》陈列展览馆

(图片@赵艺丹)▼

《凉州词》虽纷歧建都为描写凉州风土着土偶情的内容,可是其诗词豪放的意境和融合了异域气概的曲调,则实为唐朝凉州文化的代表之一。

明清以来,凉州地域儒学、学院成长较快,文化教育呈现繁荣的场合排场,始建于明朝正统二年(1437 年)的武威文庙,则用石碑和匾额记实了明清以来凉州文化教育成长的面孔,对整个河西甚至甘肃地域都发生了必然影响,从而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

作者在武威文庙棂星门和状元桥为泛博学子祈福

武威文庙由文庙和孔庙等构成,规模在全国居前列

(图片@冷夜寒星)▼

在武威文庙文昌宫桂籍殿前廊檐下吊挂着44块匾额,它们作者大都为凉州当地的处所名人和文人学者。这些匾额题写日期上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 “化峻天枢”匾,下迄中华平易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开宗”匾,年月最久的匾额距今已达300多年,但都保留无缺。

匾额中最惹人注重的要数清代官至两江总督的武威人牛鉴的“错别字”匾额“全国文明”和张美如的“错别字”匾额“云汉天章”。这几个“别字”均为作者有意而为之,意在表达其对所写内容怪异的理解和见识。

“云汉天章”与“全国文明”

(错别字其实是居心的,自有其寄义)

(图片@冷夜寒星)▼

从清代起头,坐拥茂盛文脉的武威文庙起头汇集武威各地的金石文物,慢慢当作为区域博物馆。文庙最具价值的国宝级碑刻的当属西夏碑。

1804年,武威本土闻名的金石文献学者张澍发现了一块碑被砖封锁的高峻的黑色石碑。碑文的正面皆长短汉字的楷体字,后背倒是汉语,于是他猜测这就是掉传已久的西夏文。

重建护国寺感同塔碑(西夏文一面)

拍摄于武威西夏博物馆

(图片@冷夜寒星)▼

1909年,俄国人在黑水城发现并盗走西夏文中文双语字典《番汉应时掌中珠》前,西夏碑一度是国内学者研究西夏文的独一“字典”,保留了那个古老政权的文化余韵。

西夏文字创制纪律表

(图片@冷夜寒星)▼

凉州,武威,一个拉开帝国西进序幕的名誉之地,它曾承载过封建社会繁荣的成长当作就,也曾蒙受过动荡岁月中的战乱与灾难。而今,作为河西地域生齿最多的城市,它更肩负着更为繁重的成长重担。往昔已不在,但前路却可期!

参考文献:

1赵标的目的群:《甘肃通史·魏晋南海说神聊朝卷》,甘肃人平易近出书社,2009年。

2.武沐:《甘肃通史·明清卷》,甘肃人平易近出书社,2009年。

3.高荣:《河西通史》,天津古籍出书社,2011年。

4.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社会糊口史》,甘肃人平易近出书社出书,2011年。

5.朱艳桐:《五凉期间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中国汗青地舆论丛》,2016年第4期。

6.《鸠摩罗什在凉州的弘法生活生计》,《甘肃日报》2016年7月12日9版。

7.记载片《河西走廊》,甘肃省委宣传部、央视科教频道,2015年。

8. 记载片《中国石窟走廊》,甘肃省委宣传部、央视科教频道,2020年。

*本文内容为作者供给,不代表地球常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图片@冷夜寒星)

END

  • 发表于 2020-08-12 00:30
  • 阅读 ( 112 )
  • 分类:其他类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